找到相关内容1136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

    很早,南北朝时以梁武帝为代表的涅槃学者将相当于灵魂的“真神”、“神明”看作“正因佛性”,认为“心有不失之性,真神为正因体。”(均正《大乘四论玄义》卷七)梁武帝著《立神明成佛义记》、《净业赋》,认为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4659573.html
  • 现代净土宗的建立与开显--读李元松老师2003年净土九讲

    净业之见佛,尤简易于宗门乎!(宋.真歇清了禅师语)  李老师生前的著述讲授,无疑是以禅为主、为多,净土宗的论述相对较少、较零散。且其始点是从创立“现代禅教团”三年后的1992年3月,在《现代禅杂志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2059949.html
  • 白莲宗析论(2)

    开导一般念佛者之“未谙念佛旨趣,弃本逐末,著相修行净业正因。”[82],与不知自性弥陀、唯心净土,以致“怀宝迷邦,背真向伪。”,《宝鉴》卷七<念佛正愿说>即云:  故我慈照集忏,恐人著事迷理,乃云自性...”四句偈,即可说是源自六祖惠能的“自身自性自度”之思想。《宝鉴》卷六<修进工夫>云:“上上根智人直下自悟,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是弥陀。”,又云:“上根者参究坐禅,中根者观想持念。”,同卷<净业道场>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4159973.html
  • 弥陀圣经──《阿弥陀佛圣典》研究

     第四章 观想念佛 -二四九  第一节 观想念佛法门的由来与净业正因 二四九  第二节 观想念佛的意义及归类 二五一  第三节 阿弥陀佛三身四土、报佛报土接引众生略说 二五五  第四节 观想念佛法举要...

    杨满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760037.html
  •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

    而未婚的在家女众,称为「师姑」;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,称为「净人」,或称「道人」、「教士」。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「居士」、「师兄」、「师姐」;出家众亦可互称「师兄」,或称「道兄」、「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560093.html
  • 爱国爱教:中国佛教的立世基点

    月刊,学术价值最高则推欧阳竟无於1923年在南京创刊的《内学》(即支那内学院院刊)。除此之外,比较著名的有太虚、范古农、余了翁等于1923年在上海创刊的《净业月刊》,宝静于1928年在宁波创刊的《弘法...

    冯巧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4960271.html
  • 护生与护心——《护生画集》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

    。 只有所有众生都为净业,当下的世界才能成为西方净土。   《护生画集》通过依正果报理论强调近代杀机炽盛、国土遭遇刀兵劫的现实都是众生行为带来的报应,宣扬净心净土的思想。尽管《护生画集》中的依报由于...

    王振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3160366.html
  • 清及近代僧尼诗文

     首联决碧云深深地封住了庙宇,像明丽的朝霞拱卫着往日的皇宫一样;第三联“玉树旧枝”表明她原来是明宫人的身份,“归净业”即扳皈依了佛教,“内家新调”示明作者是一个以音乐供奉的宫人,现在由内家新调改换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660572.html
  • 20世纪中国净土信仰的高扬

    创造人间净土,自奉行五戒十善,净化人生始。这与《无量寿经》所说往生正因第二十五、《观无量寿经》之净业正因相通。2、“增长人类道德,促进社会进化,以成人间净土”与《无量寿经》所讲:“人能自度,转相拯救,...

   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460878.html
  • 忏法与圆顿止观

    年(1024),将天台教观论著,奏请人藏,九年正月讲《净名经》后,退隐于寺东岭草堂,专修净业。是天台实践门之高僧。大师有关忏仪之著作甚多,故世称“百部忏主”、“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560879.html